我的奋斗简史之创业前传
点击:258 日期:2025年10月24日 复制链接
前言
在《我的奋斗简史》一文,对创业初期特别是创业前的准备没有做出说明,本文重点介绍这部分,以满足一些网友的好奇心。
两个机遇
我大学毕业后,换了几个工作单位,从事过网页设计,程序开发等岗位,工资收入都不到一千。难以支撑基本的生活开销,甚至到了吃了这顿没下顿的窘境,被迫沦为月光族了。于是我在网上承接几个网友提供的开发私活,特别是来自天津某国企的芳姐,她给我提供了不少项目,我才不至于饿死。
这期间遇到了两个机遇,一个放弃了,一个抓住了。
我接到北京一家软件公司的电话,是在CSDN论坛看到了我的帖子,知道我是残疾人。而公司开发人员也主要是残疾人,想让我过去,工作满三年解决北京户口。我当时有所顾虑,具体顾虑什么,我已经记不清了,总之最后放弃了这个工作机会。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我抓住了另一个机遇,这个机遇决定了我后来创业的方向。我接到了本市某局信息科一位工程师的电话。他是在本地信息港网站看到了我的求职信息,想合作开发一个政务软件。我们初期合作的很好,但是随着项目开发的深入,我们双方在一些需求细节上出现了很大的分歧,我希望能将需求刨根问底弄个清楚,而他希望尽快交差。最后,我们合作不到一年,就不欢而散,对方不再提供那点可怜的开发资金。
没有了收入来源,我又重新找工作。经校友推荐,我加入了一家拥有百余人的通信工程公司的软件部。这期间我利用休息时间,耗时七个月呕心沥血完成了一本书的编著,全书700多页,直到离职那天,才收到出版社寄来的样书。这家公司的软件部是为公司的通信工程项目服务的,所以一直是烧钱不赢利的,最后一次投标又失败了。老总扬言要撤掉软件部。部门同事人人自危,纷纷暗中自谋出路。
创业萌芽与准备
从毕业到现在,频繁出入人才市场,公司面试,待遇也不理想,我不想再去尝试了。所以,我在这个时候,开始萌生了创业的想法。我白天在公司摸鱼,其实软件部已经无事可做了。晚上回家查阅创业相关的资料,包括工商税务,市场推广,团队管理等。有一本书对我的创业起到了很好的指南作用,它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《软件创富》,这本书介绍了很多知名软件创业成功的案例,其中就包括微信之父张小龙开发的FoxMail。
做好相关的创业知识储备,知道“怎么做”,另一件事开始提上了议程,那就是“做什么”。我将目光盯上了之前已经停止开发的某政务软件。
在选择这个产品做为未来创业方向时,我也是有顾虑的。我通过网络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竞品调研,全国范围内,从事同一领域的产品已达到20家,质量参差不齐,特别优秀的有5到6家。这意味着我的产品一旦推向市场,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。但我还是相信,只要肯付出,是一定会有收获的,甚至会杀出一条血路。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遇到困难,总会有合适的解决办法的。
于是,我利用晚上的时间将那个政务软件推倒重新开发。同时加入一些目标客户的QQ群,从那里获取更多需求信息。创建论坛,发布大量有价值的帖子,引导目标客户来访问。慢慢的,论坛的知名度已为全国范围内所知晓,甚至惊动了国家某法部的领导。
创业开始
时机成熟了,在公司继续呆下去,已经不合适了,于是我递交了辞呈。一个插间,一台电脑,一根网线,正式开始了创业之路。我开始专心通过QQ群和论坛,推广软件。在前公司期间,我买下了一位同事的二手小灵通电话,它也是我人生的第一部电话。
我的第一个客户来自天津,规模很大,所有的现场沟通都是通过天津的网友芳姐帮忙对接的,客户单位我没有去过,我至今也没有见过芳姐一面,她现在已经是天津市专家库成员。就这样通过一线用户操作体验,来不断的将产品进一步的完善。
有了第一个品牌客户的加持,后面我自己推广市场,就有了底气。慢慢的,开始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团队,订单如雪花般飘起来。我们产品的客户案例曾经一度占据全国1/4的份额。而当年20家同行竞品,大多数已经落幕了。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。市场竞争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在这场战争中,没有怜悯,没有优待,只有残酷的优胜劣汰法则。
 
附 我的奋斗简史
http://www.notery.net/m/cp.asp?id=2391※相关链接※
我的奋斗简史之残联活动志 2025-11-03
我的奋斗简史之创业传奇 2025-11-01
我的奋斗简史之创业前传 2025-10-24
我的奋斗简史 2025-10-14